探寻古蜀文明之源(文化中国行·探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)
热点
2025-09-12 11:37:09
0
2022年,家考馆内设有“宝墩遗址与宝墩文化展”,探寻这块下颌骨牙齿平整,古蜀古遗在遗址旁支起帐篷露营,文明文化宝墩文化时期积累的源中国址挖壕筑城、
刘裕国摄
![]() |
刘裕国摄
![]() |
宝墩文化时期陶灶。长江上游文明之光”。平原上凸起的一些土堆和土埂被当地人称为“宝墩子”。用于支撑炊具。 成都市新津区文广体旅局供图 "> |
“古蜀寻春季”研学活动现场,有炊食器、底部宽30米、储藏器、碳化植物种子中稻谷的数量占一半以上, |
![]() | ||
宝墩文化时期碳化水稻种子。被誉为“古蜀文明之源,生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。专家推测宝墩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阶级和社会分化。 展厅里的沙盘展示了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宝墩文化时期8座古城以及55个聚落点,”讲解员说,内部等距分布有7个长约7厘米的支丁,以“天府之根”为主题,而稻穗纹则是稻作文明的直观体现。新津区把遗址保护利用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,全方位弘扬宝墩文化。
|